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平台,综合运用CPU、GPU、FPGA等异构平台

为客户打造高性能计算资源

英伟达掷15亿美元租Lambda GPU服务器:扶持小云商对抗巨头,构建AI算力内循环

9月 18, 2025 — 来源:慧点数码

英伟达掷15亿美元租Lambda GPU服务器:扶持小云商对抗巨头,构建AI算力内循环
 
2025年9月5日,据媒体报道,芯片巨头英伟达与人工智能小型云服务提供商Lambda达成总额15亿美元的GPU服务器租赁协议。此举不仅让英伟达成为Lambda迄今最大客户,更为Lambda即将启动的首次公开募股(IPO)奠定基础,同时延续了英伟达扶持“小型云服务商”以对抗亚马逊、谷歌等传统云巨头的战略布局。

一、15亿美元双协议落地,英伟达成Lambda“最强后盾”
根据知情人士透露,此次合作包含两笔核心交易:
1. 今年夏天,英伟达已同意租用Lambda 1万个搭载自家AI芯片的GPU服务器,租期四年,交易价值13亿美元,该协议代号为“Project Comet”。
2. 双方还达成另一笔2亿美元交易,英伟达将额外租赁8000个同款GPU服务器,不过具体租赁时间尚未确定。
 
值得注意的是,英伟达与Lambda的关系并非单纯的客户与供应商。目前,英伟达既是Lambda的芯片供应商,也是其投资者,此次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双方“深度绑定”的合作模式。据Lambda高管透露,英伟达自身研究人员也将使用租赁的GPU服务器,同时这些设备还将用于支持英伟达新兴的云计算业务DGX Cloud——该平台可向其他云服务商转租GPU,最终服务于AI开发企业。
 
二、复制CoreWeave成功路径,英伟达押注“neocloud”生态
此次与Lambda的合作,是英伟达“循环式”商业策略的又一实践,与此前扶持GPU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的模式高度相似。
 
CoreWeave早年从加密矿业转型,凭借与英伟达的类似协议获得债务融资,快速拓展云业务并成功上市,抢占了传统云厂商的市场份额。而Lambda的业务模式与CoreWeave近乎一致:租赁数据中心空间,部署英伟达GPU服务器,再向客户出租设备。
 
目前,Lambda的主要客户包括亚马逊和微软,这两家企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Lambda贡献了近1.14亿美元云收入的一半,且主要将服务器用于内部需求。Lambda方面则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:预计2026年云收入突破10亿美元,2030年突破200亿美元,同时算力规模达到近3GW(千兆瓦)——这一数值相当于当前部分顶级云服务商总算力的近一半,而其2025年第二季度算力仅为47兆瓦。Lambda表示,上市后有望通过举债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,以实现目标。
 
三、对抗云巨头与谷歌TPU,英伟达“扶持策略”背后的深层考量
英伟达持续扶持Lambda、CoreWeave等“小型云服务商”(也称“neocloud”),核心目的是保护自身核心芯片业务,应对双重挑战:
1. 传统云巨头的“自研替代风险”:尽管微软、亚马逊、谷歌仍是英伟达目前的最大客户,但这些企业均在推进自研AI芯片,试图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。通过扶持小型云商,英伟达可扩大芯片出货量,降低对单一客户群体的依赖。
2. 谷歌TPU的竞争压力:近年来谷歌自研的TPU(Tensor Processing Unit)芯片在AI领域竞争力显著提升,且已开始接触CoreWeave等GPU云服务商,尝试推动其部署谷歌芯片。而Lambda近期成功吸引图像生成初创公司Midjourney合作,将后者原本运行在谷歌AI芯片上的代码迁移到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,这一成果也成为英伟达看重Lambda的重要原因。
 
不过,Lambda的发展仍面临挑战。一方面,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,对亚马逊、微软依赖度较强;另一方面,与行业内其他云服务商一样,Lambda正遭遇电力供应紧张、数据中心空间不足的问题。相比之下,CoreWeave已通过90亿美元收购电力与数据中心公司,计划自建站点降低成本,Lambda未来如何解决基础设施瓶颈,仍需持续关注。
特别声明:本站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。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及时与 chenzb@ihuidian.com 联系;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